目前分類:健康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ealing Conversation》作者南絲.格爾馬丁,針對如何彌補人際溝通的鴻溝、適時適度表達關心,提供了「療效對話」的10項原則。所謂「療效對話」,是指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對談,讓求援者獲得適度紓解,進而自然地達到「治療的效果」。當你不確定「說什麼?」和「如何說?」的時候,本書可以提供許多實用的參考。

療效對話的10大原則:

1. 聆聽

聆聽不是保持沈默,而是仔細聽聽對方說了什麼、沒說什麼,以及真正的涵意。聆聽也不是指說話或發問;通常我們會急於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詢問對方問題,以為這樣就是聆聽該有的姿態。然而,所謂的聆聽,應該是用我們的眼、耳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同時不急著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們必須願意把自己的「內在對話」暫拋一邊。所謂的「內在對話」,是指聆聽的同時,在腦海中不自覺進行的對話,包括動腦筋想著該說什麼、如何回應對方的話,或盤算著接下來的話題。

2. 停頓

在對話之間,有時說,有時聽;當聽到自己心裡響起「我不懂……」的聲音時,就是該暫時停頓一下問對方:「我是否錯過了什麼情節?」我們還必須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覺產生的機械式反應,例如,想快速解決對方的不安,因而沒有正面思考問題,便直接跳到採取行動的階段──說些或做些我們認為對對方有益的事。

從容不迫地停頓與思考,可讓我們停止下判斷、停止反應,並且產生好奇心。如此,有助於在重要的剎那間,發揮同理心,如果沒有做這樣的停頓,我們可能會在剎那間,說出稍後會反悔的話。停頓就像開車時,變換排擋時所需使用的離合器:先減速到某種程度,扣上齒輪之後,才能進行加速。

安慰的藝術,在於「在適當的時機,說適當的話」,以及「不在一時衝動下,說出不該說的話」。

3. 當朋友不當英雄

幫助別人度過艱難歲月,不等同於將他們從痛苦的處境中「拯救」出來。人們有權利和責任,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後果,和其所帶來的困境。我們應該認同他們的痛苦,讓他們去感覺痛苦,並且不試著快速驅散痛苦。我們僅試著提供讓他們越過「恐懼之河」的橋樑。

當朋友、家人陷於情緒或身體的痛苦之中時,支援他們的最基本方法是:允許對方哭泣。面對哭泣的人,人們最自然的反應,即是希望對方停止哭泣,並跟他說:「別哭了,事情一定可以安然解決的!」其實這並不是最適當的反應。當對方啜泣或掉淚時,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無助而感到坐立難安。然而,哭泣是人體嘗試將情緒毒素排出體外的一種方式,而掉淚則是療傷的一種過程。所以,請別急著拿面紙給對方,只要讓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

4. 給予安慰

給予安慰並不是告訴別人:「你應該覺得……」或是「你不應該覺得……」。人們有權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覺。安慰是指:不要對他們下判斷,不要心想他們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幫忙;安慰是指:給予他們空間去做自己、並認同自己的感覺。我們不需要透過「同意或反對」他們的選擇或處理困境的方法,來表達關心。

5. 感同身受

當我們忙著試圖幫助他人時,可能會忘記人們會察覺到我們內心的波動──沒有說出來的想法和感覺。儘管人們無法確知我們的想法,但通常可以察覺到我們是否驚慌、對他們下判斷,或是為他們感到難過。面對面安慰別人,和我們內心真正的狀態,有很大的關聯。因為對他們的遭遇感同身受,我們不僅分擔對方的痛苦,也需忍受自己內心的煎熬。不論面臨的處境如何,善意的現身與安慰,即是給予對方的一項禮物。

6. 長期守候

改變會帶來許多混亂。沒有人可以迅速整頓那樣的混亂。人們需要時間去調適、檢討、改變和詢問:「假如……,會怎樣?」的問題。在「療效對話」中,我們學著接受以下事實:我們的家庭成員、同事或鄰居,有時候僅需要我們當他們的「共鳴箱」,且能不厭其煩地供其反覆使用。

7. 勇敢挺身而出

不論身處任何狀況,對自己不知該說什麼而感到困窘,是無妨的;讓我們想幫助的人知道我們的感覺,也是無妨的。甚至可以老實地說:「我不知道你的感覺,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但是我真的很關心你。」即使自己對這樣的表達覺得可笑,還是可以讓對方知道,你不急著「現在」和他交談。你或許可以選擇用書寫的方式,來表達感覺和想法。除了言語的表達之外,「療效對話」尚有許多不同的形式。

8. 提供實用資源

不需幫別人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但可以盡力提供可用資源──別的朋友、專家、朋友的朋友,來幫忙他們找到答案。可以為對方打幾通電話,連結人脈;也可以找相關的書籍給他們閱讀;或是乾脆提供一個躲避的空間,讓他們得以平靜地尋找自己的答案。 

9. 設身處地、主動幫忙

當我們問:「有沒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有時候有答案,有時候他們也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幫忙。然而,人們有時會對自己真正的需要開不了口。設身處地去考量人們可能需要的協助,是有效助人的第一步。

10. 善用同理心

即使我們遭遇過類似的經驗,也無法百分之百了解別人的感受,但是我們可以善用同理心去關懷對方。切記需先耐心聽完別人的故事,再考慮有沒有必要分享自已的故事?而分享的結果是否對對方有益?

摘自康健

ollpatric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繽紛青年出遊守則第一條:出門遊玩必自備餐具、飲水杯,台灣環境無法
再容納更多的垃圾了,所以愛台灣就請自備餐
具和飲水杯唷。謝謝你^^
繽紛青年出遊守則第二條:
確實做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各項垃圾各歸
其所,可以回收的就是寶,確實分類將可以延
長焚化爐壽命。謝謝你^^
繽紛青年出遊守則第三條:
除了腳印什麼也不留,除了回憶什麼也不帶走

ollpatric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魏悌香牧師

有一個人拜佛心切,不惜花費鉅資打造了一尊昂貴的佛像,並且貼上金箔,整座佛像金光閃閃,不論走到哪裡,他一定都隨身攜帶,以便參拜。

若干年後,他在一座小寺廟住了下來,那座寺廟裡的佛像很多,但這個人只想在自己所鍾愛的金佛面前燒香,而不希望嬝嬝香煙澤及別的佛像。

他千方百計地設計了一支很特別的煙囪,讓他所燒的香只會飄向自己鍾愛的佛像。

結果,他反而將那尊金佛像燻得一團黑,變得異常難看。

默想:我們是否也以這樣的心態在生活?唯恐別人沾上一些好處,所以處處提防。結果不但失去了友誼,也失去了機會。常常與人分享,你會感受到加倍的喜悅和美善。

ollpatric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洛杉磯及明尼蘇達醫學實驗室都再次證實了綠茶預防心臟病與癌症的功效。試管實驗中,兒茶素所含的活化抗氧化劑能擊斃腫瘤細胞,並防止動脈血凝塊形成。

●抗癌
百分之八十的人類B細胞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的癌細胞,一接觸到兒茶素就會死亡。二○○五年初計畫將進一步對癌症病患進行實驗。

●保護動脈
動物實驗中,兒茶素能預防動脈管壁上血凝塊的形成,這可能得歸功於其預防自由基損害的功效。
每天二到四杯綠茶就夠了,冷熱皆宜,去咖啡因綠茶也含有一樣多的兒茶素。摘自 講義

ollpatric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7歲的日本皇妃雅子在歷經流產與試管手術後,過年前終於產女;電視新聞女主播盧秀芳、張雅琴、周慧婷去年努力「做人」成功;林青霞四十多歲時生第一胎,去年快50歲還生第二個女兒;好萊塢影星珍西蒙47歲生雙胞胎兒子,……。

不斷有名女人停經前還能做母親,不孕症專家高談闊論新科技,再再引人談論,也加強了很多女性想仿傚,等到35歲以後再來考慮做媽媽。

對有能力、有企圖心的女性來說,成就感+事業+財富+自由,相對生兒育女,的確兩難。你要衝刺時,兒女綁著你;你若沒有他們卻又遺憾,所以就一天拖一天想要等到有一天。

這種情況很多國家都發生,美國自1970年代以來,30歲以後才生頭胎的比例是以前的4倍。而根據衛生署的生母年齡統計,台灣35歲以上當母親的女性,由1976年的3.7%增加到1999年的7.8%,23年間增加了一倍。

進入21世紀,科技仍在飛躍,卻也開始有聲音叫婦產科醫生與女性再多想一下。

小小卵子很難影響

一位電視女製作人42歲時覺得自己事業衝刺穩定想要孩子,打針吃藥做手術,努力了兩年,仍無消息,「工作我可以控制成敗,但對身體裡那顆小小的卵,我卻再努力也影響不了,這真是太可怕的挫折感,」這位44歲的成功職場女人說。

不孕症與婦產科醫師蔡博鋒常勸有心做母親的女性,「不要太斤斤計較自己的生涯規劃,」並且「千萬不要以林青霞為師,畢竟那是少數。」

因為事實上,不論生殖科技再怎麼進步,人類的生理一點也沒改變,身體就是會隨著年齡增長一直老化下去。

女性一出生就有200萬顆卵子,青春期只剩30萬顆,從青春期到三十多歲,每年都有卵子流失,一過了37.5歲之後,老化流失的速度更快。終其一生,用來排卵生子的濾泡,才400~500顆。

健康的男女在25歲左右如不避孕,每個月都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懷孕,但到了30歲,受孕率降低,到了35歲以後與40歲出頭,受孕率每年下降5~10%。

到了43歲,老化的卵更可能發展為染色體異常,胎兒畸形發展。

流產的風險也隨年齡老大而增加,25~30歲的機率是15%,40歲以上就變成40%了。

有些女性私下說,沒關係,到時做試管嬰兒。但根據英國生育與胚胎管理局報告指出,不到28歲的女性做試管嬰兒成功率20~25%,但40歲以上的女性成功率不到5%。

除了「卵子」因素,高齡女子也容易產生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及輸卵管阻塞、骨盆腔粘黏,都不利於生育。

計劃晚育的女性常使用保險套,但科學家懷疑女性的免疫系統需要一些時間,才學會接受異物(男性精液)進入。如果女性免疫系統不接受異物,後果不妙:一再拒絕新的胚胎,變成不孕;或躲閃外來組織,變成習慣性流產,或影響胎盤,切斷對胎兒提供氧氣與營養,造成死胎或新生兒體重偏低。

依賴用人工方法協助生育,容易造成多胞胎,而冒著孩子出生罹患腦性麻痺或先天性心臟病的風險。

美國疾病管制局最近報告出爐,也懷疑人工協助懷孕生下來的孩子,出生時體重不足或嚴重不足的風險率,是自然懷孕的2.6倍。而體重不足的嬰兒又常發生心臟與心智不健全。

英國《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則發表研究說,不論是在培養皿受精或直接用針將精子注射入卵子的試管嬰兒,出生時有8.6%的風險發生心臟病、腎臟不正常、唇顎裂等缺陷,而自然受精出世的嬰兒這些風險率為4.2%。

這兩項研究太新太嚇人,引起醫學研究界討論,英國雷瑟斯特大學產前流行病學家庫莉慈說,「不是為了恐嚇大眾,但要父母知道醫學界是有這樣的討論。」

醫界與公衛界警覺太多女性不知道老化是不孕症常見的主因,誤以為科技可以解決問題,為了逐漸有共識,應該有人出來說些話。

「妳不要在你身體沒有選擇時,才要選擇做媽媽,」美國不孕症協會執行長梅森說。

產科醫生的自省

美國婦產科界開始反應,「醫生需更有社會責任感,不能只為兜售生意而吹噓科技,卻不教育女性。」「可能很多不孕專家樂見夫婦延遲生育,因為結果是他們有錢可賺」。

不過很多醫生不願冒風險被指控「干涉女性身體自主權」,所以多半只委婉告訴高齡還想墮胎的女病人,30歲以後懷孕不容易。

歐盟生殖學與胚胎學學會的產科專家妮格蘭急得問道:「難不成還要政府介入?」

有些國家開始大力公開宣導而不只靠醫生私下解說。

像荷蘭就發起運動說「聰明的女人及時懷孕」,現已成為一般人琅琅上口的流行句。

美國的不孕症協會則在醫生診所發放宣導單張,教導年齡如何影響生育能力的知識。美國生育醫學會則在大城市的公車上貼宣導廣告:「高齡使你生育能力降低,二十幾與35歲以前比較容易懷孕」。希望不只女性明瞭殘酷事實,也有助醫生跟女病人解說時阻力減少。

香港的新運動是勸女性早點做好計劃,要不要與何時養兒育女。

台灣的公衛界也悄悄有些動作,不過引起一些女性不悅。一位住在台北市永康公園附近的女性就投書批評公園旁掛起的宣導布條是「開倒車」、「把女性視為生育工具」,她措辭激憤。

也許有一天科技可以在女性23歲大專畢業時,先驗血預知她40歲時生育力如何,而可規劃生涯;也或許有一天卵子老化之謎終將解開,老化得以延後。但無論成就如何驚人,人體基本沒變多少,要否與何時生兒育女,仍將是每個人自己必須做的抉擇。

ollpatric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